让美丽触手可及
最近两年老蛙一直在电影镜头领域发力,而结合之前就广受好评的老蛙微距系列镜头的优势,这支老蛙S35画幅65mm T2.9 MACRO 2:1微距电影镜头也可谓是老蛙产品线上较为重量性的产品。
相比老蛙那支全画幅100mm T2.9微距电影镜头,65mm T2.9微距电影镜头拥有近似的100mm焦距视角,同样使用了2倍微距以及APO复消色差技术,但提供了更为轻便的体积和重量,对S35机器的用户更为友好。
外观设计
这支65mm T2.9微距电影镜头使用了全金属的镜体材质,保证坚固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细的做工细节,手感非常扎实。搭配官方的手提箱,不用担心运输造成损坏的问题。
它拥有富士X、索尼E、尼康Z以及佳能RF共4个卡口版本,我们这次评测的是X卡口的版本。镜体的长度为103mm,重量大约为550g,对比全画幅的100mm T2.9微距电影镜头来说,体积重量大幅降低。
搭配富士X-H2机身,整体视觉上非常和谐,虽然重量不能称之轻巧,但作为全金属的电影镜头来说还是比较合理了。特别是进行微距拍摄时一般都是脚架或滑轨的固定机位,这套搭配还是非常容易用的。
镜体前端使用77mm滤镜口,镜片使用了淡绿色的镀膜。并且使用了内变焦设计,无需担心被摄物或遮光斗等配件的移动。
对焦环和光圈环都适用了标准的0.8mm对焦齿,方便配合各类跟焦器的使用。对焦行程达到了249°,且对焦刻度同时提供了米/英尺两种标准,搭配适中的阻尼,对于微距拍摄来说非常友好。
镜头视场角为24.4°,采用了10组14枚的镜片结构,9片光圈叶片能够提供较为柔和的焦外过渡。
镜身底部是老蛙标志性的蓝色圆环,卡口使用了4颗螺丝固定,保证了卡口的强度。
专业的电影镜头设计以及老蛙过硬的微距设计实力配合APO复消色差技术的使用,究竟能够带来怎样的综合实力,就让我们通过理论测试和实拍表现来一探究竟。
理论测试
001 分辨率测试
分辨率一向是微距镜头的强项,从最大光圈T2.9开始,全开光圈时边角分辨率有些软化但中心分辨率的表现就相当出色,对比明显,细节清晰。
收缩光圈后,中心画质一如既往的优秀,而边角画质有明显的提升,直到T5.6边角的清晰度及对比度会有不错的表现。在光圈为T8-T11时,达到了这支镜头的最佳分辨率表现,直到T22后因为衍射造成画质出现降低。
总之,在分辨率测试中,这支镜头提供了出色的表现,可以匹配得上电影微距镜头的定位,不过在光圈全开拍摄时,需考虑边角画质的问题。
002 虚化测试
T2.9光圈全开时,拥有较强的虚化表现,边角由于口径蚀会出现一定程度完曲,有类似旋焦的效果。降低光圈后,旋焦效果减弱,至T5.6时基本消失。在T11时开始出现星芒效果。(由于拍摄时离前景较远,将前景全部纳入构图时并未形成虚化明显的光斑,属于正常现象,仅做为此类构图拍摄参考。)
003 近距离虚化测试
作为电影微距镜头,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17cm,最近工作距离更是只有7cm,拥有2倍的放大倍率,当近距离进行微距拍摄时,超浅的景深就会带来夸张的虚化表现。在最大光圈T2.9时,画面中心的手办面部清晰锐利,背景光斑非常明显,边角光斑出现口径蚀。收缩光圈后,口径蚀减轻,直至T5.6时光斑变为规则形状。
004 畸变测试
这支镜头在畸变测试中的表现非常优秀,整个像场中线条姿态保持较好,没有明显可察的畸变。
005 暗角测试
从测试画面中可以看出,这支镜头的暗角表现比较出色,在最大光圈T2.9时有轻微的暗角,收缩光圈后,暗角明显减轻,至T5.6时几乎不可察觉。
006 色散测试
因为使用了APO复消色差技术,这支镜头在色散方面的表现优秀,从测试图中可以看出,在各个光圈下,高亮物体边缘都非常干净,不用担心色散带来的干扰。
007 眩光测试
我们使用手电光直射镜头,并左右移动来观察镜头的炫光表现。如果喜欢这种光晕带来的氛围还是不错的,但如果希望拍摄的画面足够纯净,还是要注意尽量避免光线直射镜头的角度。
008 呼吸效应测试
作为一支微距镜头,因为超长的对焦范围,呼吸效应是很难抑制的。不过作为电影微距镜头,老蛙还是尽可能的将它的呼吸效应做到了可接受的范围,不会对画面造成过于明显的影响。